新生儿听力筛查未通过≠宝宝一定耳聋 - 听力常识 - 欧仕达听力科技(厦门)有限公司-【欧仕达助听器】
听力科学
随着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普及,现在大部分宝宝在出院前都会进行听力的初步筛查。正常出生的新生儿通常在出生48个小时之后接受初次新生儿听力筛查。
在听力筛查的初筛中,有一小部分宝宝可能显示的结果是”未通过”。看到这样的结果,父母都会焦心不已。
新生儿听力筛查就表示孩子的听力一定出现问题吗?
新生儿听力筛查使用的听力筛查仪器主要有耳声发射(OAE)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筛查的结果都以“通过”或“未通过”表示。
虽然使用OAE和AABR进行听力筛查较为便捷,已经成为了目前各大医院新生儿听力筛查的主要手段,但是 OAE或AABR的结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新生儿期外耳道羊水、胎脂、胎性残积物滞留会使耳声发射的传人刺激声和传出反应信号衰减或消失,从而导致耳声发射引出信号的减弱或消失。
此外,筛查时间的确立也是影响假阳性的重要因素之一,过早进行听力筛查会导致假阳性增高。
新生儿中耳积液是影响0AE测试结果的主要干扰因素。中耳积液的患儿,无论耳蜗功能正常与否,其测试结果均可显示为异常。
如果是由于新生儿中耳积液导致筛查未通过,随着中耳积液的吸收,3个月后听力诊断性检查时有的患儿听力可转变为正常。
新生儿发育不良。
早产儿和低体重儿听力传导和神经系统发育可能不成熟,住院期间听力筛查未通过属于暂时性,随着身体器官的发育,42天复查时听力筛查通过率明显提高。
筛查时小儿体动较多或烦躁。会出现假阳性,应该尽量避免。另外,如发现小儿感冒、鼻塞、流涕、咳嗽或喉鸣及呼吸音重等情形,建议先行治疗,等待症状好转后再进行复查,以免出现假阳性。如果小儿喉鸣及呼吸音较重,反复治疗效果不佳,又确实需要了解听力情况时,建议直接进行诊断性听力检查。
技术及操作等不规范。如耳塞未完全插入外耳道;耳塞的插头与导线之间断线;测试环境不符合标准等。
由此可见,新生的听力筛查结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听力筛查未通过不能表示宝宝的听力一定有极重度的,不可逆的听力损失,父母们不必太过焦虑,当宝宝筛查未通过时,应继续复筛,在3月龄内确定是否存在先天性或永久性听力损失,以便实施干预。
【免责声明:本网站使用图片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无法和版权者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邮件信(austar@austar-hearing.com)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文章内容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听力行业人士和用户了解听力相关资讯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