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s/image/20170929/1506676377.jpg)
国际聋人日
本周星期日是国际聋人日,一个由世界聋人联合会根据倡议所设立,其宗旨是造福于世界聋人,捍卫聋人的权利,帮助聋人康复,让更多人关注听力障碍者的节日。
包括媒体在内,一般习惯将听力障碍者划分为一个圈子,称为“无声的世界”,单从字面上看就抒情极了,仿佛能立刻脑补出一篇800字的作文。
然而实际上,听损并不代表着什么声音都听不到。
按照我国听力残疾评定标准,听力残疾分为四级。
听力残疾一级: 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方面极重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91dBHL,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不能依靠听觉进行言语交流,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极度受限,在参与社会生活方面存在极严重障碍。
听力残疾二级: 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重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81-90dBHL之间,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重度受限,在参与社会生活方面存在严重障碍。
听力残疾三级: 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中重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61-80dBHL之间,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中度受限,在参与社会生活方面存在中度障碍。
听力残疾四级: 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中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41-60dBHL之间,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轻度受限,在参与社会生活方面存在轻度障碍。
也就是说,除了听力损失达到极重度且常年未得到听力补偿的情况之外,大部分听力障碍者是可以听到声音的。
尽管存在不同程度上的障碍,但在借助助听器、人工耳蜗的帮助下,有越来越多的听损人士可以正常融入到社会生活当中。
虽然听力障碍者的生活会因听力损失而多了艰难坎坷,但任何人的人生也不都是一帆风顺。没有树的伟岸,也可以有花的芬芳,没有健全的听力,也可能在别的领域大放异彩。
听力损失不是什么错误,只是一种疾病,如同感冒发热一样正常,不该被歧视,也不该被社会边缘化。关注听力障碍者,不应是拉开距离后漫不经心的点赞,又或者是想当然的同情,多一点脚踏实地的了解与尊重,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关怀。
【免责声明:本网站使用图片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无法和版权者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邮件信(austar@austar-hearing.com)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文章内容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听力行业人士和用户了解听力相关资讯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