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损失是全球最常见的先天性出生缺陷,永久性听力损失的发生率约占全部出生缺陷的 20%,发病率在千分之一至千分之三。婴儿期的听力障碍会对宝宝将来的语言学习造成毁灭性的破坏,导致宝宝既聋又哑。听力障碍是指听觉系统中的传音、感音以及对声音的综合分析的各级神经中枢发生器质性或功能性异常,而导致听力出现不同程度的减退。只有听力严重减退才称之为聋,其表现为患者双耳均不能听到任何言语。而听力损失未达到此严重程度者,则称为听力减退。
父母和其他亲密的照顾者往往是第一个注意到孩子听力有问题的人,尽管如此,在进行正式的听力检查前,也要注意孩子听力出现问题的可能信号,例如孩子没有正确回答或不回答简单的问题。仔细想想孩子听力有问题的所有征兆。如果注意到这些迹象,或者感觉到有什么不对劲,就跟医生谈谈。
孩子听力看上起来有问题可能也是其他情况造成的。还没有开始说话的学步儿可能只是有点落后于同龄人平均水平,很快就会赶上。当爸爸妈妈跟他说话的时候,孩子反应不积极可能只是疲倦了或专注力不集中。
怎样知道宝宝听力有障碍?
(1)1个月的以外的宝宝听到突然发出的较大的声音,会全身惊动,出现闭眼或睁眼的现象,甚至哭闹。这说明宝贝的听力正常。如果宝贝没有上述反应,仍然酣睡,说明听觉有问题。
(2)3个月的正常宝宝,睡眠时突然听到声响,可紧闭双眼,手指活动,大多数无全身惊动。不睡觉时,听到音乐或哄逗声,可出现高兴的表情。如果毫无反应,可能听觉不灵。
(3)6个月的宝宝能分辨出父母的声音,可让妈妈在宝贝背后大声叫喊,或在宝宝背后发出巨大声响,然后观察宝宝的面部表情,是否左顾右盼,寻找生源,如果没有反应,可能听力不佳。
(4)8—9个月的宝宝,能主动发出声音,听到训斥声会哭闹,听到“再见”会招手。如果对声音没有反应,可能听力不好。
(5)10个月的宝宝已经会叫“爸爸妈妈”或说一些简单的词语,以后逐渐学会说话。如果10个月以后,仍不会说几个词语,可能是由于某种原因说话晚,或听力不好,爸妈这时应带宝贝去医院检查啦。
(6)让宝贝自己玩能发出特殊声响的玩具。正常宝宝对有声响的玩具十分感兴趣,表示惊奇或高兴,听觉不灵的宝贝没有明显反应。
(7)观察宝贝的举止行动,以及对外界的兴趣。一般情况下,先天性耳聋的宝宝没有正常宝宝活泼机灵,不能咿呀学语,常用眼睛观察大人的口唇动作、面部表情或手势来理解意思。
家长能做些什么来预防孩子的听力损伤?
虽然一些听力损伤的原因是不可预防的,但也有一些事情可以用来减少其他因素带来的风险:
1、不要把任何东西插入孩子的耳道,教会他不要把任何东西放进耳朵里。即使是棉签也会造成损害。
2、提高孩子免疫力抵御疾病,因为这些像流行性腮腺炎病,会导致听力损伤。
3、监测孩子的感冒和耳朵感染情况。如果孩子在耳朵感染后表现出听力或语言障碍,那就要做听力测试了。
4、不要把孩子暴露在噪音太大,尤其是持续不断的噪音环境中。吵闹的音乐或电视(尤其是耳塞或耳机)、器具或玩具会损害孩子的听力。
关于小家伙的听力问题,一定要注意,不可盲目进行人为干涉。否则将影响到小家伙的听力发育,最终致使耳聋!另外,室内敲打声、家人的高声吵架等均在范围之列。听力的丧失是渐进性的,不容易被发觉,而家庭噪音具有长期性、隐匿性的特点,所以,家庭噪音对宝宝听力损伤的危害不容忽视!建议家里噪声比较大的设备尽量不要同时开启,同时避免使宝宝长时间处于嘈杂的环境中,避开生活中常见的噪音污染源。
耳朵和眼睛一样,是人体与外界保持联系的重要门户。宝贝婴儿时期,由于语言的发育和神经功能都不完善,虽然发现宝宝听觉比较困难,但父母只要平时多留意还是有规律可循的。
【免责声明:本网站使用图片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无法和版权者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邮件信(austar@austar-hearing.com)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文章内容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听力行业人士和用户了解听力相关资讯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