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听见声音就代表听力没有问题吗?并不是这样的!
听得见电视里的歌舞表演,但听不清老伴的唠叨话语,这就代表着听力已经发生了下降。
听不清?多半是言语识别能力发生下降
听是由真个听觉系统的共同运作完成的。
我们听到的声音是经过了外耳、中耳、内耳、听神经及听觉中枢整个通路,听得见,说明人的听觉系统接受到声音信号,但要听清,还必须具备听觉分辨能力。
大脑的听觉中枢具备复杂强大的声音信号分辨能力,在让我们听得清这个环节中发挥着最大的作用。听觉中枢一旦受损,听觉识别能力会明显下降。

而老年人因为身体机能衰退,听觉中枢功能也发生退化,大脑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减弱,所以和同样听力损失程度的年轻人相比,老年人的识别能力更差,听不清、听不懂的现象就更为常见。
当一个人听力损失时间较长,又不及时进行干预,大脑听觉中枢得不到足够的信号刺激,随着时间的流逝,言语识别能力就会逐渐下降,于是就变得越来越“听不清”了。
言语识别能力对于我们日常的交流来说简直太重要啦,试想当和人聊天时,总是“鸡同鸭讲”,那么该有多郁闷呐!而且言语识别率一旦下降,再想恢复就没那么容易了。

所以建议大家,一旦发现有听力损失,要及时干预,佩戴合适的助听器,减少听力损失对我们的言语识别能力的影响哦。
【免责声明:本网站使用图片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无法和版权者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邮件信(austar@austar-hearing.com)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文章内容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听力行业人士和用户了解听力相关资讯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