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下降是耳鸣还是脑鸣造成的? - 听力常识 - 欧仕达听力科技(厦门)有限公司-【欧仕达助听器】

听力科学

听力常识
助听器知识
助听器保养
用户案例
      听力下降是耳鸣还是脑鸣造成的? 2021-03-11
       在很多人看来,听力下降只会发生在老年人身上,跟年轻人没有关系。其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出现听力下降的情况,听力下降的出现会对患者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长期下去还会引起其他的疾病出现。所以了解听力下降的原因有很重要,有助于更好的进行预防。



听力下降是耳鸣还是脑鸣造成的?
       分析听力下降的原因,要先把耳聋发生的时间做一个区隔。看是先天性耳聋,还是后天性耳聋。


       先天性耳聋的原因有哪些?

       * 先天非遗传性听力下降:主要是有因为母亲妊娠时期感染流感、风疹病毒等造成的感音神经性耳聋。此外,还有可能因为其他原因造成的先天的外耳畸形等情况。

       * 先天遗传性听力下降:主要是因为父母本身携带耳聋基因,导致孩子也具备该基因从而出生后就有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



       后天性耳聋
       除了先天性耳聋外,都可以归类到后天性耳聋中。造成的原因有很多。我们就从其他维度来分析后天性耳聋。
       耵聍堵塞、中耳炎、耳膜穿孔、老年性听力下降、环境噪音、高血压、药物致聋、生活压力太大等等。

       * 噪音性听力下降
       是长期暴露在强噪音下所导致的一种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多与职业有关。如果暴露时间短,引起的暂时性听阈上升会恢复,如果暴露时间长,就会引起永久性的听力损失。

       这个噪音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噪音,还包括超过80dB的其他声音。比如,如果戴耳机听音乐,并且每次把声音都开的比较大(超过音量的60%以上),长期下去就有可能造成噪音型听力下降。



       * 药物性听力下降
       由于使用了耳毒性药物导致的听力下降。耳毒性药物常为抗菌素,比如之前最常见的庆大霉素。包括奎宁、链霉素、新霉素和卡那霉素,常损害螺旋神经节细胞,导致永久性的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即使是普通的药物如阿司匹林,也可引起暂时性阈移和耳鸣;耳毒性毒素多源于病毒感染后的产物,它们通过血管进入内淋巴液,这些疾病有百日咳,麻疹、流感、猩红热、腮腺炎、白喉、脑膜炎、水痘、脑炎和病毒性肺炎,除腮腺炎导致的是单侧耳聋外,其余全为双侧感音神经性耳聋,损伤内耳的毒物包括一氧化碳、铅、汞、金、砷、烟草和酒精等。
       有人认为这类药物耳毒性的顺序为:新霉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小诺霉素。

       这类抗生素性耳聋有3个特点应引起注意。如庆大霉素、链霉素等引起的听力损害,首先发生在内耳高频率区,使高音听力下降,一般不易被人察觉,待用药数周、数月或停药半年、一年后,毒性扩展至低频率区,病人听话发生困难,这叫“迟发性耳毒反应”,尤以婴幼儿、老年人最为多见。又如新霉素、卡那霉素等,即使停用,它们在体内也已完全分解、排泄,但由药物引起的内耳毛细胞的退化及听神经细胞的变性萎缩却仍在继续进行,直至听力完全丧失,变为全聋,此称“渐进性耳毒反应”。再如有人只注射了半支链霉素,就立即发生了剧烈的眩晕、耳鸣,继而听力迅速下降、恶心,出现耳聋等症,此谓“过敏性耳毒反应”。这类患者多有家族性对这类药物敏感史。

       * 老年性听力下降

       由于年龄的增大而导致的听力损失。多表现为高频听力损失。临床上将老年开始出现的,双耳对称的,渐进性的神经性耳聋称为老年性耳聋,人体随着年龄增长会出现一系列衰老现象,老年性耳聋是因为听觉系统衰老而引发的听觉功能障碍。根据听力学的研究,男性约从45岁以后开始出现听力衰退,女性稍晚,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老龄人口的增多,老年人耳聋的发病率也有所增加。据统计,65岁以上的老人中有三分之一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75岁以上的老人中有50%都有不同长度的听力损失。



       * 外伤或炎症导致的听力下降
       比如,洁耳过度,损伤了鼓膜,从而导致听力下降。 也有不洁耳,导致耵聍(耳屎)过多,从而堵塞耳道,导致听力下降。 另外,还有中耳炎等炎症也会导致听力下降。

       * 其他突发性听力下降

       常见的突发性听力下降的诱因有:过度疲劳、精神刺激及心理压力、饮食因素、季节性因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因素。


       总而言之,生活中很多原因都有可能会引起听力下降的发生。听力下降不仅会引起患者朋友的正常生活,而且有可能影响与他人的交流。所以如果发现自己有听力下降的症状出现,一定要早点去医院查明原因,有针对性进行治疗,才能早日摆脱听力下降带来的痛苦。同时在平时生活中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耳朵。








【免责声明:本网站使用图片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无法和版权者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邮件信(austar@austar-hearing.com)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文章内容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听力行业人士和用户了解听力相关资讯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

相关文章


欧仕达官方微信

登录X

注册新账户|忘记密码?

注册X

找回密码X

获取验证码

确定

找回密码X

首 页 关于欧仕达 产品中心 新闻中心 听力科学 客户服务 联系我们 下载中心

欧仕达听力科技(厦门)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闽)-非经营性-2020-0049 | 闽ICP备09036451号-3  |   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103号
请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或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免责声明:本网站使用图片来源网络采集,无法和版权者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邮件信(austar@austar-hearing.com)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

首 页 关于欧仕达 产品中心 新闻中心 听力科学 客户服务 联系我们 下载中心

欧仕达听力科技(厦门)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闽)-非经营性-2020-0049 | 闽ICP备09036451号-3  |   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103号
请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或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登录X

注册新账户|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