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聋听不清楚别人说话,耳朵里面疼是怎么回事? - 听力常识 - 欧仕达听力科技(厦门)有限公司-【欧仕达助听器】

听力科学

听力常识
助听器知识
助听器保养
用户案例
      耳聋听不清楚别人说话,耳朵里面疼是怎么回事? 2021-04-01
       每天,全世界有数亿人被别人听不见的噪声所折磨。有些人听到是尖锐的嗡嗡声,还有些人会听到嗖嗖声、啾啾声、咆哮声、轰轰声,或几种噪声混合在一起。尽管缺乏公众认识,但耳聋是一个非常普遍的健康问题。据估计,人群中约10-15%受到耳聋困扰。



耳聋听不清楚别人说话,耳朵里面疼是怎么回事?

       建议您去耳鼻喉科进行耳镜及中耳CT检查,明确是否合并乳突炎?以及排除是否为骨疡型及胆脂瘤型中耳炎。明确诊断,积极治疗。

       耳朵疼是一种常见的病症,临床上发病最多的是中耳炎,是累及中耳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绝大多数为非特异性安排炎症,其表现为耳内疼痛、发热、恶寒、口苦 口苦、小便红或黄、大便秘结、听力减退等。如鼓膜穿孔,耳内会流出脓液,疼痛会减轻。




这10个习惯最“伤耳”

       1.乘坐公共交通时戴耳机听歌 在公共交通工具或者私家车里听音乐,由于音量需要调整到可以掩盖交通工具的音量,所以分贝数会比安静时高。长时间暴露在这种条件下,就容易损害听力。



       2.长时间“煲电话粥” 频繁接听或长时间接听电话,是损失听力的一个有害途径,还可能会引起神经性耳聋。

       3.用硬物掏耳朵 有人习惯自己掏耳朵,反而容易让细菌进入耳道,增加感染的可能性。经常用硬物掏耳朵,容易碰伤耳道,还可能弄坏耳膜。

       4.经常处于噪声大的环境中 如果人体长期处于噪音的环境中,就会让听神经长期处于极度兴奋中,造成内耳毛细胞的劳损,并引发中枢听觉系统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出现听力紊乱,进而发生耳鸣、噪声性耳聋等听力下降问题。



       5.身体过度疲劳、压力过大 耳朵是最敏感的器官,情绪高度紧张时,血管收缩导致缺血缺氧,发生耳聋。现在的突发性耳聋以25~40岁的年轻人居多,主要和年轻人精神压力过大、生活作息不规律等相关。

       6.乘飞机时不注意做吞咽动作 飞机在起飞或降落时,很多人会感到两耳发闷、疼痛,鼓膜有憋胀感,听到的声音变小、头晕等症状。这是由于飞机从高空急速下降弓|起鼓室内外压力差值过大,所造成的中耳损伤,可称耳气压伤或航空性中耳炎。

       7.滥用抗生素 因滥用抗生素而导致的药物性耳聋比较常见于少年儿童。一些抗生素例如常见的新霉素、庆大霉素等会很好地控制感染,但可能同时引发的副作用是损害脑神经,引起耳聋。

       8.游泳前后不注意检查耳朵 游泳时耳道进水、呛水引发的耳朵疾病也很多,主要有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和外耳道炎。儿童是此类疾病的高发人群。常见症状是耳朵不适、耳朵闷胀、疼痛、听力下降、流脓等。

       9.用力擤鼻涕、吸鼻涕 用力吸鼻涕或擤鼻涕,容易引发分泌性中耳炎或胆脂瘤型化脓性中耳炎。有的人甚至用力擤鼻涕到耳痛才罢休,鼻涕从气道跑到别的地方,直接使耳内压力改变,可能会将部分鼻涕挤入鼻窦引起鼻窦炎,也可能会使鼻涕挤入泪管引起眼结膜感染,甚至挤入咽鼓管引起中耳炎。

       10.对感冒、鼻炎、咽炎不予理会 鼻窦炎、鼻炎、咽炎不可小觑,它们可蔓延形成分泌性中耳炎。别的中耳炎会流脓,而分泌性中耳炎不会流脓,因此容易被忽视。








【免责声明:本网站使用图片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无法和版权者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邮件信(austar@austar-hearing.com)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文章内容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听力行业人士和用户了解听力相关资讯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

相关文章


欧仕达官方微信

登录X

注册新账户|忘记密码?

注册X

找回密码X

获取验证码

确定

找回密码X

首 页 关于欧仕达 产品中心 新闻中心 听力科学 客户服务 联系我们 下载中心

欧仕达听力科技(厦门)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闽)-非经营性-2020-0049 | 闽ICP备09036451号-3  |   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103号
请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或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免责声明:本网站使用图片来源网络采集,无法和版权者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邮件信(austar@austar-hearing.com)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

首 页 关于欧仕达 产品中心 新闻中心 听力科学 客户服务 联系我们 下载中心

欧仕达听力科技(厦门)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闽)-非经营性-2020-0049 | 闽ICP备09036451号-3  |   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103号
请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或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登录X

注册新账户|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