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部位的组织器官都进行着缓慢的老化过程。累及听觉器官出现听力减退者称为老年性聋。或者是指在老年人中出现的由其它原因引起的耳聋,双耳进行性听力减退多先从高频开始,逐渐向低音频扩展。有时为一侧性,随后成两侧或一侧较重,涉及主要语言频率后才引起听话不清。
影响言语识别率的因素有哪些?
人类听觉最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听到言语并正确理解语言的意思,但很多听力损失患者在描述自己的听声问题时都会提到:听得到人说话,但就是听不清楚说什么。
1.同样的听力损失程度情况下,高频部分听力损失越重,言语识别率越低;
2.听力损失程度越重,未干预时间越长,言语识别率越低;
3.引起听力损失的病变部位越高,也就是越靠近听觉中枢,言语识别率越低;
4.听力损失越重,耳蜗死区检出率越高;高频耳蜗死区较低频常见,且存在耳蜗死区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言语识别能力明显低于无耳蜗死区的患者。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比较典型的言语识别率降低的听力损失类型有以下3种:
1.我们常见的老年性聋,其听力损失的特点就是低频较好,而高频较差,因此老人表现出的沟通障碍就是听得到的,但听不清楚。
2.突聋的患者,一下子会觉得听不清楚了,那是因为除了纯音测听阈值会升高之外,突聋还可能导致言语识别率降低。
3.一些听神经病的患者,往往其纯音测听阈值结果还可以,但却在日常沟通中存在巨大的挑战。
人类听觉发展分为4个阶段:察觉-分辨-听清-理解,听到表示能察觉声音,听清楚表示对听到的语言能够分辨并复述出来,最后才是听懂,理解语言的意思。因此想要正确理解语言的意思,前提是要听得到,并听得清楚。而听不清楚的直接原因往往就是患者的言语识别率降低了。
言语识别率那么重要,听力损失人士应如何提高自己的言语识别率呢?
首先,及时进行合适的听力干预,选配合适的助听器或者进行人工耳蜗植入,让我们的听觉系统能及时接受到足够的言语刺激。
其次,不管是儿童、成人还是老人,都应根据自身的情况,在佩戴助听设备后进行合适的康复训练。儿童可以进行专业的康复语训,成人如果没有条件,可以通过一些APP来进行一些听说训练。
而老人也可以在家人的协助下,通过阅读一些报纸或者感兴趣的书籍来训练自己的听说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言语识别率
最后,不管是佩戴助听设备还是进行语言康复,都需要坚持,不能半途而废。期间有问题,可以及时联系自己的验配师,相信TA很乐于为您解决问题。
【免责声明:本网站使用图片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无法和版权者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邮件信(austar@austar-hearing.com)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文章内容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听力行业人士和用户了解听力相关资讯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