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老年人保健意识都很好的,一旦出现听力下降,多数老年人都知道就医、检查、测听,选配助听器。在某种程度上,老年人听力出现下降其实离阿尔茨海默症也就近了一些。
有人说,听力下降如果不处理,结果会很严重,这是真的吗?
听力下降一定要及时干预,一旦发现听力下降,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医院就医。明确听力下降的原因,对症治疗。因为在黄金治疗期,突聋是有机会被治愈的。
如果被诊断为永久性的听力下降,也要及时通过佩戴助听器等方式进行干预。这是因为,如果一直保持听力下降的状态,会带来很多危害。
1、听力下降速度会加快
2、听觉功能退化,人的反应力会变慢
3、长期听不到声音,言语识别率会下降,造成听不懂别人说什么
4、影响心情,不愿意与人沟通,影响身心健康,生活质量下降
耳聋和老年痴呆的关系老年痴呆是指老年人中认知功能下降的一类疾病,可表现为记忆下降、思维变慢,还可能有人格和行为的改变,常常起病隐匿,呈进行性发展。老年痴呆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大,疾病后期患者生活往往不能自理,对家庭和社会都造成较重的疾病负担。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判断老年人心理健康提出了八项指标,即安全感、稳定感、适应 感、自主感、幸福感、认同感、信任感、舒适感,一个真正健康的老年人应该“八感”俱全。然 而,听力障碍会使老年人的“八感”受到强烈的冲击。 由于听力、交流存在困难,使老年人不愿意与外界交流,久而久之形成了内向、孤独、不合群、缺乏自信、焦虑、失眠、沮丧、自责、有压迫感、易疲劳、愤怒、逃避现实、缺乏安全感等心理问题。
如何判断是否耳聋?以下5道题判断是否有老年性耳聋的风险:
1、看电视时声音放得很大;
2、说话声音很大;
3、讲话需要重复好几遍;
4、是否老爱打岔;
5、是否感觉反应变慢。
爱打岔、听不清会错意、小声时听不见、大声时受不了均为老年性耳聋初期特征。
耳朵一旦出现中度听力下降,就有必要佩戴助听器或进行其他干预,患者可以通过专业机构,做好助听器的佩戴、调试,同时了解维护的要求。通过这种听力矫正,可以有效延缓听力下降的时间。
【免责声明:本网站使用图片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无法和版权者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邮件信(austar@austar-hearing.com)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文章内容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听力行业人士和用户了解听力相关资讯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