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开放式 助听器 逐渐得到欢迎。开放式验配的一个优势是外观,这也是多数用户重点关心的问题。对于RIC耳背式助听器,由于受话器在耳道内,而不在助听器外壳内部,其耳背式部分相对更小巧,这使得助听器更隐形。耳背机壳连接至耳道内的受话器的细线和导管比传统的耳模声管更细更美观。受话器耳道端配上特殊的防耳垢膜装置能够明显提高助听器佩戴者在助听器被潮水包围的户外运动、或其他活动时,助听器的舒适度和可靠性。
RIC助听器除了美观和使用简易之外,还有重要的声学优势:
1) 高频增强
提高高频增益是开放式验配的理想结果。Mueller
and Ricketts证明,耳道残余共振作用能够增加高频增益,耳道残余共振响应通常在2000-3000
Hz之间—言语理解重要的频率范围。在该区域内,只需要较少的增益就能达到理想的耳道声压级,这在背景噪音存在的情况下显得尤其重要。
2) 减少堵耳效应
除了提高高频放大之外,耳内受话器技术的另一大优势是减少堵耳效应。堵耳效应,通常描述为自己的声音有“回音”,令人十分烦恼,有些人因此放弃佩戴助听器。堵耳效应是指耳道内低频声压级的增强。值得注意的是佩戴开放耳塞的堵耳效应可以忽略不计,即使使用紧的封闭耳塞,平均堵耳效应也不到2-3
dB。对于大多数患者,这个数值不会引起烦恼,甚至不会被注意到。
3) 平滑的频率响应
音质与频率响应有着直接的关系。耳内受话器的联结系统能使平滑响应得到最优化,并扩展其高频放大响应。
4) 反馈稳定性
最大插入增益实际上就是助听器不发生反馈时测试到的最大增益,若要充分利用该增益,就要求临界增益(或最大稳定增益)必须大于最大插入增益。任何开放式选配,反馈的风险性要高于封闭式选配。反馈的风险性提示需要一个有效的反馈消除系统。
目前高档助听器的反馈消除系统能够提供10-20
dB的额外稳定增益。影响因素包括个体听力损失、个体解剖结果和声学环境。由于在日常生活环境(比如咀嚼或靠近窗户)里,反馈路径能变化高达20
dB,OLG优化和自适应反馈消除系统保证大多数患者在日常生活里享受无反馈聆听。
【免责声明:本网站使用图片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无法和版权者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邮件信(austar@austar-hearing.com)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文章内容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听力行业人士和用户了解听力相关资讯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