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中,11%有听力下降,人数约2000多万。由于老年性听损是渐进性感音神经性听损,是不可逆的,因此,治疗上以听觉辅助设备为主。 助听器本身是一个放大器,所以当我们有听力损失的时候可以通过验配助听器来补偿听力。我们都知道配眼镜要测视力,那配助听器自然也要测听力。但测听力是一个更加复杂的过程,需要测不同频率的损失各是多少,然后来调节助听器的补偿度。过去使用的模拟式助听器,是所有频率线性放大,而我们的听力损失并不是线性的。因此后来出现了数字式助听器,通过内置芯片的不同程序,来有效补偿听力。
助听器声音听起来不真实,可能是由于这些原因!
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助听器不是真耳朵,助听器的工作方法是将声音放大,由于听障人士的听力下降,对不同频率的声音接受度下降,导致听不到小声,只有较大的声音才能被他们听到。助听器可以根据不同的听力损失结果,对不同的声音有针对性地放大,放大小声使您能够听到,又能控制过大的声音保护残余听力。
声音在被处理放大的过程中会有些许失真,这是任何助听器产品都无法改变的事实,所以使用者若用人耳听到的声音与其对比,一定会感到不自然。积极地正视这个效果,主动使用助听器认识各种原先被忽视的环境声音,就会发现,原来周围的环境是丰富多彩的,而使用助听器听到的声音也会被接受,成为您重新获得的听觉能力。
还有一种不自然的情况是声音变调,这种情况常见于那些耳蜗、听神经等部位病变,导致听力下降的人士,通常经历较长的发展过程,弱听人士本人感到自己讲话的声音变了,听音乐、听戏好像有些走调。这是因为负责分辨声音的内毛细胞损伤后,在分辨声音特性上出现误差,在相近频率的声音分辨上有误,导致变调,这样的情况是助听器不能改变的,因为这是内耳的问题,不是仪器能够解决的。
需要肯定的是,那些成功康复的听障人士都经历了这样的康复过程,从不自然到自然,从声音杂乱无所适从到从容地交流,这需要使用者本人、家属、听力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如何正确地认识助听器的作用就成为了康复中的重点。
经过听力师选配的助听器,佩戴并进行听觉言语康复一段时间后,助听器可能要重新调试,而且助听器后期常要进行保养维护,所以配助听器选择专业性强的验配中心非常重要,要有完善的售后体制才有保障!

助听器是帮助我们听声音,但它无法分辨声音。分辨声音是需要长时间地佩戴助听器才能理解声音的意思。也就是说,每个初戴助听器的人,一开始可能并不适应,逐步适应后慢慢锻炼,也能慢慢提高听觉分辨能力,也就相对能听得清。如果属中枢神经性耳聋患者,也称蜗后性听力障碍者,这种情况就比较严重些,这是因为这些人的听觉神经衰退的缘故,虽刚佩戴助听器仍听不清或听不懂,但还是建议坚持佩戴助听器,这样才能刺激听觉神经,避免更大程度的衰退。

验配助听器后该对未来的听力生活和助听器有怎样的期望是科学合理的?
(1)在安静的环境下,听力会有提升。
(2)在中度的噪音环境下听力情况有改进。
(3)在噪音环境下听力不会和安静环境下一样好。
(4)佩戴助听器,在噪音环境下的听力应该比没戴助听器时好。
(5)可以听见轻柔的声音,并且感到舒适,在听到大的声音时不会觉得不舒服。大的声音并非越大越好,应当以舒服为主要指标。
(6)耳模戴起来应该是舒服的:助听器正确的耳模戴起来应该是舒服的。
(7)能听到自己的声音:助听器能听到别人的声音,当然也能听到自己的声音。
(8)当助听器正确放入耳朵时没有声反馈或持续声反馈的情况。
(9)你可能会听到一些细微的声音,刚开始时会因此感到心烦,比如空调声,冰箱运转声,这是正常的,适应期过后你的大脑会忽略这些声音的存在。我们的大脑具有可塑性,可以选择性听到自己需要的声音。
(10)助听器不能让你的听力达到健听人的状态,也不能治愈你的听力,但是可以延缓或减小听力再次下降的可能性。
在此温馨提示,如果您在佩戴助听器时遇到以上问题,建议您到欧仕达助听器授权服务中心咨询验配师,上述操作专业性和技
术性较强,必须要有专业人士帮助才行。另外对于初次验配的听损朋友来说,选择一款声音自然的助听器来说可大大提升聆听体验。
【免责声明:本网站使用图片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无法和版权者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邮件信(austar@austar-hearing.com)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文章内容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听力行业人士和用户了解听力相关资讯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