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仕达助听器调试软件,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切换不同的“目标法则”,为同一听力图的用户,提供可产生不同音质的目标增益值。
今天,小编在这里为大家介绍一下默认的“验配公式”Fig6:
Fig6公式采用“响度正常化”原则,力求用户佩戴助听器以后的听声响度与正常听力下的听声响度一致。
欧仕达调试软件中,默认的Fig6公式,选择声压级大小为40dB、60dB和80dB的输入声,分别代表日常生活中:小声交谈(轻声)、正常交谈(平均声)、大声交谈(强声),三种谈话模式下,助听器接收到的声信号。
在上面的频响曲线图中,①号线代表轻声增益曲线,②号线代表平均声增益曲线,③号线代表强声增益曲线。
接下来,我们选取几个点,来了解下这张频响曲线图的实际意义:
1. 如图点A
助听器的麦克风接收到外界一个1000Hz、80dB的强声,经过助听器放大约25dB(对应数轴的纵坐标)之后,用户通过助听器的授话器,接收到一个1000Hz、105dB的声音。

2. 如图点B
助听器的麦克风接收到外界一个2000Hz、60dB的强声,经过助听器放大约28dB(对应数轴的纵坐标)之后,用户通过助听器的授话器,接收到一个1000Hz、88dB的声音。

3. 如图点C
助听器的麦克风接收到外界一个4000Hz、40dB的强声,经过助听器放大约30dB(对应数轴的纵坐标)之后,用户通过助听器的授话器,接收到一个1000Hz、70dB的声音。

总 结
①号曲线上,所有的点,代表的麦克风接收到的输入声都是40dB,对应纵坐标记为增益值X,最后授话器传到用户耳道中的音量大小即为(40+X)dB ;
②号曲线上,所有的点,代表的麦克风接收到的输入声都是60dB,对应纵坐标记为增益值Y,最后授话器传到用户耳道中的音量大小即为(60+Y)dB ;
③号曲线上,所有的点,代表的麦克风接收到的输入声都是80dB,对应纵坐标记为增益值Z,最后授话器传到用户耳道中的音量大小即为(60+Z)dB 。
Fig6公式遵循:小声多放大,大声少放大的原则。在响度足够的前提下,也确保了佩戴舒适度,保护了用户的残余听力。

课后习题:
请在文章下方留言回答,下图中标记的D点处,此时麦克风接收和授话器(喇叭)放出的声音大小,分别为多少分贝?声音频率是多少赫兹?
撰稿:欧仕达陈梦婷
审核:欧仕达吴松林
【免责声明:本网站使用图片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无法和版权者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邮件信(austar@austar-hearing.com)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文章内容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听力行业人士和用户了解听力相关资讯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