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人有了听力损失都不当一回事儿,尤其是有轻度听力损失的人!因为有轻度听力损失的人!往往发觉不了自己的听力问题!或是已经发现了!也觉得没必要佩戴助听器!其实这种想法是非常错误的!
我们的听觉起到的作用不仅仅是听到言语声,听到言语声还要能听懂言语的内容,但是很多听力障碍患者都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能听到对方讲话的声音,但是听不清楚,听不明白,听不懂对方说话的内容。这时候就会感觉很困惑,我明明听到了对方说话,为什么听不明白呢?其实这就是言语识别率的问题,听到声音并不代表一定能听清楚。
为什么助听器会解决不了言语识别率的问题?
什么是言语识别率
临床上,言语识别率通常是指最大言语识别率,一般是声音信号强度控制在最舒适级附近时取得的。测试时,将输出声级调整到MCL水平,或被试者纯音听阈阈值上30~40dB,可以使用CD盘或磁带放音,也可以由测试者自己发音测试,在日常助听器选配中,建议测试27-75个单音节词或双音节词。裸耳言语识别测试可以用耳机或声场进行,佩戴助听器后的言语识别测试一般均在声场内进行,采用不同的声音输出强度,可以得到不同的言语识别率。
戴上助听器听得到声音却听不清是因为助听器只是一个辅助工具 它可以收集 放大声音,但不能帮助我们分辨声音。有些老年的听力损失患者 由于长时间的听不到声音 导致大脑中枢对声音分辨率降低,出现听得见声音却听不清的情况,这种情况建议坚持佩戴助听器 通过慢慢适应助听器来提高我们的言语分辨率
助听器它只是一个辅助听力的一个电子产品,而且就像戴眼镜的人就算他佩戴眼镜也达不到正常人的视力,因为视力。已经损失了,我们的听力也一样
1、要使听力患者听到声音相对较容易,即使仅有较少残留听力的听力患者,佩戴上助听器,经助听器放大也能听到声音,但要达到能听懂声音并不容易。
2、我们经常说要先听到--到听清--最后听懂。能听清楚声音是听懂语言的关键,在听清楚的基础上,还要经过训练学习,才能真正理解语言。有很多听力患者由于长时间听不到声音,只能听到正常语言声中的某一部分,就会感觉可以听到声音而听不清在说什么。
听力出现损失后,我们大脑接收到的言语信息减少,长时间就会发生言语识别率的下降。如果没有尽早选配助听器,即使有意识的增加言语输入,比如多听新闻,家人强化言语交流,我们大脑接受到的信息还是会比正常听力者要少很多。长时间后言语识别率会发生下降。所以一旦出现听力损失,建议尽早选配助听器。
【免责声明:本网站使用图片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无法和版权者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邮件信(austar@austar-hearing.com)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文章内容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听力行业人士和用户了解听力相关资讯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