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听力不好的人,如果在佩戴助听器之前没有对助听器有充分的了解与认识,都会认为戴上助听器后,马上就可以像正常人那样听了,但事实却往往有些不尽如人意。有部分用户在佩戴上助听器适应一段时间之后,可以很轻松的与人交流,听力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但还是有部分用户却还是听不清楚,甚至产生想放弃佩戴的想法。一样的助听器,一样的听力,为什么有的人戴上助听器后效果好,有的人还是听不清楚呢?
为什么戴上助听器后听的还是不清楚?
1.听力测试不准确。
如果听力检查没有测试准确,通过调试助听器是无法达到很好的聆听效果的。所以,做好专业的听力检查是至关重要的。
2.与个人语言识别率有关。
研究发现,听力损失每下降10分贝,认知能力可能“早衰”4年;大脑对声音的感知和言语的辨别能力,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渐下降。因此尽早佩戴助听器,能帮助维持听觉中枢的刺激状态,延缓听觉分辨能力的退化。如果戴了助听器还是听不清,就有可能是个人语言识别率降低造成的。
3.助听器本身的原因。
助听器可分为模拟式和数字式,模拟式助听器价格低廉,没有经过专业验配,戴上后会觉得吵,因为它会把所有的环境声音一起放大,不仅听不清楚说话内容,还会对听力造成二次伤害。数字式助听器可以有针对性的放大声音,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清晰度,但不能提高患者本身的言语分辨率,还是需要患者通过长期佩戴助听器来进行训练。
4.外部环境过于嘈杂。
嘈杂环境中,言语分辨率差的患者由于周边环境噪声的干扰,无法达到很好的聆听效果。建议可以近距离进行聊天,或找到安静的环境中聊天。
5.单耳验配助听器。
声源也有传播途径的,不同的方向聆听效果不一样;要学会扑捉声源以便更好的聆听,或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双耳验配,能够提高语言分辨率。
需要逐渐适应 与戴眼镜不同,佩戴助听器必须要有一个全面适应的过程。不要期望在开启助听器后一下子便能恢复百分之百的听力,必须经一段时间重建听觉记忆,在学习适应中感受助听器的“微妙”。开始的几个星期,切勿在声音嘈杂的地方佩戴助听器。最初几天,佩戴助听器的时间不应超过3个小时,当感到神经紧张或疲倦时,应摘下助听器休息数小时,在试戴期间,应该每天逐渐延长佩戴时间。起初不要将音量调得太大,以免声音失真。不要试图听清远处的轻微声音,要练习将注意力集中于想要听的东西上。
早配助听器,早语训,康复效果就好;关心和提供支持的人越多,越能够促进听力康复。客观地向听障者解释助听器的益处及其局限性有利于引导听障者建立合理的期望值。
【免责声明:本网站使用图片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无法和版权者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邮件信(austar@austar-hearing.com)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文章内容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听力行业人士和用户了解听力相关资讯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