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口老龄化发展,听力障碍不仅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也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据研究调查,中国人口自2015年至2050年期间,人口总数将不断下降,70岁以下的人口将逐渐减少,70岁以上的人口逐渐增多,中国老龄化现象逐日凸显。
为什么现在有很多老年人明明耳背越来越严重,就是不肯戴助听器呢?
耳背老人不肯戴助听器。原因如下:
1、不舒适,如果是耳道内的疼痛或者异物感比较强?
2、声音听得不舒服。
3、怕麻烦。以上问题其实都可以适当解决。如果是因为外观的原因可以酌情看看能不能做耳内式CIC隐形机。不舒适的话可以更换下耳塞的大小来试试看。声音听得不舒服可以去验配中心做调整。怕麻烦这个问题就需要家人督促。
4.佩戴助听器就会被人认为是残疾人,形象不好。老年人也爱美,认为助听器佩戴起来不仅影响形象,还间接告诉别人自己是残疾人,和别人不一样。但其实现在的助听器外形越来越隐蔽、美观,比较隐形的助听器佩戴时几乎看不出来。而且相比小小的助听器影响,好的“精气神”与良好的沟通能力,更能够为自己的形象加分,获得他人的尊重。
5、认为“人老耳背”很正常,不需要干预。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人体遵循“用进废退”原则,如果不及时对老年性耳聋进行干预,长久下去听觉功能会进一步退化,造成社会脱离、抑郁、加快智力减退,增加老年痴呆症和跌倒的风险,还会影响口齿的清晰度。
6、从别人口中得知助听器会很吵很不舒服,还会造成听力下降。由于早期助听器技术不成熟(这里指的是模拟助听器),会有小声听不到、大声很吵又听不清的情况出现,造成了有一部分老人对助听器有所“误解”。同时,也会影响到身边人的看法。其实,现在市面上的全数字助听器,经过精准验配调试,不仅可以“小声放大,大声压缩”,还能自行降噪,提高言语清晰度,不但不会造成听力下降,通过听力训练还可以提高言语的分辨率(更容易听懂别人说什么)。
7、认为助听器应该戴上就可以和正常听力一样。有些人刚开始佩戴助听器就急于与人交流,认为戴了助听器就能听清楚所有的声音。这种“认为”明显是错误的。佩戴助听器以后需要从安静到嘈杂,时间从短到长的去适应,并不是立刻就可以完全恢复正常听力。它只是辅助聆听的工具,作用和眼镜是异曲同工的。
现在的科技发达了,各种各样的助听器都会有,您只是耳背,完全可以配一合适的助听器,能让您听带声音! 根据每个人的耳背程度,助听器是需要配的,不能随便买. 戴上助听器如果声音太小听不到,太大又会损害听力,要想保证助听后的声音在各自的听域内,听得舒服,清楚,就必须进行专业选配. 生活护理: 但不管是多么昂贵或理想的助听器也有不及正常耳之处.希望佩戴助听器的人提前做好心理准备,以健康的心态适应助听器.
耳聋患者,在选择佩带助听器时,如果是双耳耳聋者,一定要选择双耳佩带。如果只选择一只耳朵佩带,虽然刚开始能提高听力,但是从长远来看会影响没有佩带助听器的耳朵听力继续下降。
数据统计显示,我国65岁以上老人中,每3位就有1位存在听力损失,换句话说,大家的爷爷奶奶中很可能就有1位存在听力损失的情况,一旦发现老人有听损,请及时进行听力检查和帮助老人验配助听器。老人的听力健康,不止是老人自己的事情,也需要家人的关注与支持。
【免责声明:本网站使用图片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无法和版权者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邮件信(austar@austar-hearing.com)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文章内容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听力行业人士和用户了解听力相关资讯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