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款助听器存在的意义都是为了提高听力,帮助听损人士听到正常耳能听到的微小声音。或许你不戴助听器能够听到放大的广播声,还能听见人扯着嗓子和你说话的声音,但是敲键盘的声音、交通噪音、锅碗瓢盆碰撞的声音你可能却无法听见。长此以往,习以为常,你以为这就是你听到的正常世界。
助听器能听到水声很大很吵,需要去调吗?
那就要看个人能否适应,如果只是比之前佩戴之前声音大,且能接受,那就是正常的,如果声音有些接受不了,那就需要到验配中心去调试就可以了。如果听了觉得太大可到验配中心调试一下。
弱听人士在不佩戴助听器的时候,可能面对面交流大声点可以听到,电视开得很大声也能听到,马路上车辆的嘈杂声也能听到一点,但是鸟叫声、水龙头流水声、洗菜做饭的声音、风扇空调运转声等比较小的声音可能一点都听不到,他们习惯了这种“安静”的环境。
所以,对于初次佩戴助听器的患者,助听器验配师都会告知,前期先在安静的环境佩戴,等三个星期左右,适应了,再去相对嘈杂的环境佩戴。每个人的情况不同,适应的时间不同,就需要耐心。就像在黑暗之中的眼睛突然找到了光明,或者睡觉的时候,突然开灯一样,眼睛会感觉不适应。戴助听器也是一样,突然听到一些平时听不到的声音,就应该去学习,接受这些声音。
助听器的首要目标就是帮助弱听人士能听到更多声音,也就是提高可听度。当开始使用助听器或从低端机换成性能较好的助听器的时候,那些很久以来听不到或听起来很小声的声音被助听器放大,他们会觉得听到的声音大了、多了、杂了,就以为是助听器有问题,有噪音。其实只是他们不习惯一下子听到这么多、这么响的声音。
给大脑点时间
有些人可能是听力不好多年后才开始使用助听器的,对于很多声音都处于比较陌生的状态。初戴助听器时,之前没有听到过的声音被助听器放大后,感知度上会觉得声音变得比较响、十分突兀,甚至会产生排斥情绪。这种情况适应的时间相对会久一些。
在黑暗的房间里呆了一整天后,回到有光的地方眼睛都需要适应一段时间,更何况是习惯了几年甚至十几年“安静”环境的人一下子接触到那么多、那么响的声音。而且每个人对声音的适应情况因人而异,所以必须给点时间大脑去适应。
【免责声明:本网站使用图片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无法和版权者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邮件信(austar@austar-hearing.com)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文章内容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听力行业人士和用户了解听力相关资讯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