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认为老年人听力下降是衰老的一种表现,而事实并不是这样。老年人听力下降可能与周围环境有关,也有可能与自身慢性疾病有关,无论是哪一种病因引起的,老人患者都要做好针对医治,避免病情恶化,影响健康。
老人听力下降有什么表现?
1、听力下降。中年以上患者没有其它至聋因素,出现原因不明,双侧高频听力下降,但有时先为一侧,逐渐发展为双侧听力下降。
2 、爱打岔或答非所问,如果长辈说话总打岔或者经常答非所问,这很可能是听力下降的表现。他们很可能是听不清楚你在说什么,所以才会闹出笑话来。并不是完全听不见才叫聋。听力下降如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会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沟通。
3、听力进展缓慢,多在不知不觉中日渐加重,当发展到较重时才引起患者家属的注意。
4、听人说话时身体前倾或侧耳倾听,很多老人会有侧耳听人说话的习惯,有的时候还会身体前倾,这都是为了听得更清楚。因为,当一只耳朵听不清时,人们会不自觉地用另一只耳朵来听声音,久而久之就成了习惯。如果你家老人也有这样的习惯,千万不要忽视,这也是听力下降的表现之一。
5、言语听力损失多比纯音听力损失严重,有会意困难,言语识别力明显下降,与熟人交谈还比较容易,与陌生人交谈比较困难,在嘈杂的环境中会更差,而且还会有声音重振的现象,小声听不到,大声闲吵,听力范围缩小。
6、看电视时音量调得很大,孩子看电视时,我们总说:“离得远一点,眼睛都看近视了!”老人看电视时,我们可能会说:“声音小一点,吵死了,又不是听不见。”因为这句话,老人或许会关小电视声,但常会不自觉地往前坐一坐。其实他们真的是听不见、听不清才会开那么大声的,只是我们从未关注。
7、由于听觉中枢老化,感受双耳时间差的能力下降,使得辨别声音方向的能力减弱。
8、说话声音特别大,很多人回到老家会发现,老人和你说话时总会提高音量,还会凑近和你讲话。很可能是他们已经听不清了。
9、60%伴有高频耳鸣,初始可能是在40岁左右,夜间安静的时候明显,白天消失。60岁达到顶峰,以后迅速下降。
10、老年性听力下降本身无眩晕。
一般因为年纪增大,听力出现渐进性的下降统称为老年性聋,特点是高频下降,表现为听到声音,但听不清楚内容。老人的听力如果不是因为疾病或其他原因造成的突然下降,一般都是好几年前开始渐进下降的,只不过量变达到质变的界线出现在今年。听力下降的老人如果没有及时选配助听器,家人又因为与其交流有困难尽量避免与其交谈,久而久之老人容易发呆,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脾气变得暴躁(因为自己听不到和家人的不理解)。甚至有研究表明老人发生老年痴呆,与听力下降有很大程度的关系。
中老年人听力损失,越早进行听力干预,后期效果就会越好;越早进行听力干预,父母辈晚年的生活质量就会越好。
【免责声明:本网站使用图片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无法和版权者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邮件信(austar@austar-hearing.com)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文章内容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听力行业人士和用户了解听力相关资讯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