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听器和我们的眼镜一样,只是一个辅助工具,最早的助听器就是成为扩音器,只是简单的将声音放大而已,而现在大部分的助听器都是数字助听器。可以根据各频率的听力和患者需要选择性地放大不同频率的声音,还能做到降噪处理,当然也只是大部分,市面上还是存在一小部分的模拟机,也就是扩音器。
配助听器后效果一直不好要怎么办?
其实只要还有剩余听力,科学验配的助听器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钱不会白花。很多个人因素和客观因素都会影响助听器的效果。
建议可以先做一些检查,包括裸耳的和佩戴助听器之后的评估,必要的话可以做下言语评估,判断下言语分辨能力,根据这些检查进一步的调试助听器。调试是一部分,个人分辨能力,反应能力以及听力下降的时间长短也有很大一部分影响的。需要适应期,慢慢锻炼适应。
如果是网上购买的模拟机,它就是一个放大器,效果不会太好,如果是在专业的助听器验配中心购买,建议可以先做一些检查,包括裸耳的和佩戴助听器之后的评估,必要的话可以做下言语评估,判断下言语分辨能力,根据这些检查进一步的调试助听器。调试是一部分,个人分辨能力,反应能力以及听力下降的时间长短也有很大一部分影响的。需要适应期,慢慢锻炼适应。
环境变化
助听器的使用效果与弱听人士的聆听环境有很大关系。相较于验配中心的聆听环境,在家中或者嘈杂的户外都可能有更多的噪音,我想哪怕是听力正常的人也都能感到明显不同。所以对于弱听人士来说,助听效果肯定也会打一些折扣。
您是否出现听损多年才配助听器?
老年性听损是随着年龄的增大慢慢变严重的,某些频段的言语声会丢失得越来越多,造成大脑识别言语的功能也在退化。听力损失时间越长,言语识别功能就越差,依靠助听器改善听力的过程也就越缓慢。这就是听得见言语声却听不懂内容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
言语分辨率比较低的朋友,配了助听器之后就要多跟他人聊天,自己多大声朗读或叫家人朗读,再把朗读的主要内容复述一遍给家人听,这样可以帮助提高言语分辨率。必要时,也可以寻求海之声听力专家的帮助,开展针对性的言语康复训练课程。
如果想助听器尽早发挥效果,避免训练提高言语分辨率的麻烦,就要在听损程度还比较轻、言语分辨率还没下降的时候及时验配助听器。很多听损一开始都是难以察觉的,所以我们要养成每年都检查听力的习惯,年纪大的可以每半年检查一次,万一发现听力下降就能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耐心、科学地度过适应期?
初次佩戴助听器会有1到3个月的适应期,适应期内,每天佩戴助听器的时间应该从短到长,佩戴环境应该从安静到嘈杂,应给大脑足够的时间,分阶段去适应不同的声音,不要想着可以一步到位。
除了佩戴者自己要多加注意,还应要求家人予以配合,提醒他们平时尽量缩短谈话的距离,放慢语速,语句短一些,用词简单一些,而且最好能让对方正对着您,以便您看到对方的口型,强化您对讲话内容的理解。
要明白,助听器只是辅听工具,不能治疗您的听力损失,虽然它能辅助您听到更多声音,但它始终不能代替真正的耳朵,不可能还原100%的声音,所以我们一定要建立合理的期望值。再者,助听器效果好不好,除了本身的性能和功能需要符合要求,还需要佩戴者、家属、听力师的共同配合和努力,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
【免责声明:本网站使用图片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无法和版权者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邮件信(austar@austar-hearing.com)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文章内容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听力行业人士和用户了解听力相关资讯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