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损失包括先天性和后天性之分,先天性指一个人生来就有听力损失,后天性是指在成长过程中,或成年以后的生活中出现的听力损失,其原因通常是因为内耳随着年龄的增长听力功能不断退化,或者因长年暴露在嘈杂的环境中而受损。有时候听力损失是暂时的,可以通过医疗帮助来得到恢复,比如突发性耳聋。而大多数听力损失是永久性的,不能治疗,但可以通过佩戴助听器来得到改善。
助听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是什么样的?
一、助听器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助听器是一种微小型扩声设备,将外界的声音放大到听力损失患者需要的程度。利用患者的残余听力进行听力补偿,使听力损失患者和正常听力人士一样能听到声音,是目前帮助绝大多数轻中重度耳聋患者改善听力的最有效工具。助听器种类繁多,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任何助听器都包含:1.麦克风;2.芯片;3.放大器;4.电池;5.受话器。
图1. 助听器构造示意图(耳背机)
声信号经麦克风转换为电信号,通过放大器放大后,由受话器将电信号还原为声信号传至人耳。助听器的工作原理是声电转换的过程,根据不同的听力损失情况对不同频率的声音有针对性的放大,做到小声放大,大声不吵。在声音处理的过程中,助听器利用智能降噪技术,双耳融合,双麦克风等新技术改善听力状况,尤其是噪声环境下的言语清晰度。
助听器按其工作原理主要分为模拟助听器和数字助听器两种。
模拟助听器采用线性放大器,将接收到的声音信号进行线性放大,然后通过空气传到耳内。这种助听器虽然能够放大声音,但无法对声音进行相应的处理和优化,因此在许多情况下效果并不理想 。 相比之下,数字助听器则采用非线性放大器,它可以将接收到的声音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然后再传到耳内。
数字助听器具有多种声音处理技术,如噪声抑制、方向性麦克风、语音增强等,可以优化听觉体验,提高语言理解力和清晰度。 数字助听器通常包括麦克风、放大器、模拟数字转换器、存储器和控制器等组件。当助听器接收到声音信号时,信号首先通过麦克风转换为电信号,然后通过放大器进行放大。放大后的信号通过模拟数字转换器转换为数字信号,再存储到存储器中。最后,控制器对数字信号进行处理,使其适应耳聋患者的听力需求。
总之,数字助听器具有多种优点,如可编程性、可调性、适应性等,这些优点使得数字助听器在听力康复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免责声明:本网站使用图片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无法和版权者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邮件信(austar@austar-hearing.com)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文章内容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听力行业人士和用户了解听力相关资讯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