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性耳聋一旦发生,治疗十分困难,有些可造成听力永久性损害。临床上已知的耳毒性药物已达到100余种,而在我国,许多耳毒性药物的使用依然较普遍和随意。
哪些药物会伤害到听力?
据报道,后天性耳聋中,由药物引起的耳聋占到了35~45%,而药物引起听力下降的研究始于1945年发现链霉素对耳的毒性。至今已有18类100多种药物被证实对听力有影响,如抗生素、利尿剂、抗肿瘤药、抗惊厥镇静药、避孕药、麻醉剂、抗糖尿病药等,其中以前三种最为常见,特别是氨基甙类抗生素更为突出。所以,将又常见的耳毒药物分为抗生素与非抗生素两大类。
抗生素类
① 氨基甙类:如新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妥布霉素和小诺霉素。
② 大环内酯类:如红霉素。
③ 多肽类:多粘菌素、万古霉素等。
非抗生素类,
① 利尿药:如速尿、利尿酸;
② 解热镇痛药:如阿斯匹林;
③ 抗疟药:奎宁、氯喹;
④ 抗肿瘤药:氮芥、顺铂、长春新硷;
⑤ β阻滞剂:心得安、心得宁;
⑥ 其它:酒精、一氧化碳、汞、铅、砷、苯胺、避孕药、激素等。
预防方法
① 严格掌握药物的适应症;
② 有些病人对某些耳毒性药物有家族致聋史,应详细询问病史及家族史;
③ 计划用药,将剂量及疗程尽量减少到最低有效程度,对老年、幼儿、肝肾功能不全、已有耳聋者要慎用,对已怀孕者也应慎用、少用或不用;若需要较长时间用药者,应定期做听力及肾功能检查。
④ 应用时,一旦出现眩晕、耳鸣、应立即减量或停用,并应用营养神经药物和维生素。
⑤ 要重视药物间的相互作用。耳毒性抗生素之间不能联合作用,也不宜分别与速尿、利尿酸等其它耳毒性药物合用,否则会加剧听神经的损害。也不宜与晕海宁同用,会掩盖耳毒性反应。
总结:为了让孩子更健康地成长,请慎用药物,一定要好好咨询医生。假若孩子出现听力损失,请选配好适合他的儿童助听器,切忌胡乱选择,以免造成永久性听力损失。
【免责声明:本网站使用图片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无法和版权者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邮件信(austar@austar-hearing.com)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文章内容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听力行业人士和用户了解听力相关资讯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