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澡或游泳的时候,总会不小心把水弄进耳朵。人们总是不注意小小的问题,逐渐累积起来会造成可怕的后果。如果液体长期在耳中积聚,很容易引发炎症等问题。耳朵进水会产生不好的危害。

不干净的水进入外耳道,耳垢软化、膨胀后,引发耳道堵塞、流水,产生外耳道炎。脏水的细菌积聚在耳内,也会增加炎症发生的几率。所以,并不是只要进水都会发炎,洗澡时进一点水是没问题的,但对于婴儿脆弱的耳道,还是应该擦干,多注意。
你可以试试以下几种方法自行处理:
1.单脚跳解决耳朵进水。

把头侧向一边,使用进水的耳朵向下,然后单脚轻轻跳几下便可以解决耳朵进水的问题。此方法为最直接最简单的方法。
2. 侧躺几分钟:可以在侧躺时把毛巾枕在耳朵下方,水可能会自己慢慢流出来。
3. 把水分吸出来:先把头歪向进水的那一边,把手掌拱起来,让耳朵贴紧于掌心。接着,当向内推时掌心变成平面,抽离时掌心变回拱起状。一直来回这样做直到水分自己流出来。

4. 热敷法:用热水(但不用热到会烫伤程度)浸湿一条毛巾,确认彻底扭干后,再进行下一步不然又有水滴到耳朵里就不好喽。接着,进水那一耳往肩膀方向歪一边,湿毛巾完全遮住耳朵大约30秒再拿开,等大约一分钟后就可以重复以上步骤大概4-5次(包括中间等待的那一分钟也要重复)。最后,可以侧躺在进水耳那一边,让水自己流出。
5.用吹风机:把吹风机风速调到最低,在距离进水耳约30公分处朝着耳朵一下远、一下近去吹。同时,也可以拉一下耳垂让暖风吹进耳朵里。
6. 用蒸气:准备一大碗不断冒出蒸气的热水。再用毛巾罩住你的头,并把脸靠到热水碗上方。吸入蒸气5-10分钟的时间,再歪头让水流出来。
怎么防止耳朵进水
为了避免炎症,最好的方法就是先预防。好好保护耳朵,防止进水,做好每一个预防措施,保证身体健康才是根本。特别是给婴儿洗澡或游泳的时候,更加需要注意预防耳朵进水。
可先用小尾指沾水轻轻撩一下耳朵,水就不会向耳朵灌拉,或用软塞子塞住耳朵,虽然舒适度不好,但能减少进水量。洗澡时,可带浴帽,连同耳朵罩起来,洗头时,用棉球之类的物品塞住耳朵。
从上面的阅读中,我们了解到了耳朵进水是有很大危害的,如果液体长期聚在耳朵中,可能会增大炎症发生的几率,特别是宝宝,作为弱势群体,一定要好好保护,比如说,在给宝宝洗头时要把握好正确的洗头姿势,最好带上洗头帽,特别是宝宝洗澡时喜欢动来动去,耳朵很容易进水,这时候要与宝宝交流,转移注意力。
注意事项:耳朵入水时不可用手挖,以免划破皮肤而引起感染。游泳或者洗澡时可以戴耳罩以减少耳朵入水的机率。如耳内水排出后仍发现有耳鸣或听力下降,应及时就医。
【免责声明:本网站使用图片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无法和版权者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邮件信(austar@austar-hearing.com)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文章内容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听力行业人士和用户了解听力相关资讯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
相关文章